
穿越时光炒股配资开户代理,遇见先贤。
沉静心灵,遇见美好。
回望来路,遇见青春昂扬的自己。
「遇见」系列文章——记录那些内在世界与外在大千的共振瞬间。
作者:曹宇红炒股配资开户代理(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• 职业发展导师、“溪山行旅”发起人)
10月12日,在南开北京校友会110周年的庆典上,最浓厚的是“家的味道”。这股温暖的家庭气息,在漫长的沧桑岁月中弥足珍贵——
在纪录片中浮现出两位“大家长”呕心沥血的身影。在严修先生的书信里,他关心着大弟子梅贻琦的学业和生活,为之牵线搭桥;也开导郁闷的学子陶孟和:“劳骚,劳常作牢”。在梅贻琦先生的眼中,张伯苓先生既是恩师,也是同道人,他们相濡以沫于“南开中学”,相守于“西南联大”,更是延续于南开与清华几十年的血脉中。
一、家的味道,生生不息
在1916年的南开《校风》杂志上,张伯苓校长写道:“今在校九百余众,是皆异性兄弟也。在家兄弟少,在校兄弟多……无隔靴搔痒之谈,多对症下药之论。”
展开剩余86%在2025年“南开北京校友会110周年”庆典上,张伯苓先生的后人张元龙先生分享了一个厚重的话题,“如何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”,他那语重心长的叮咛令人感动:“与时俱进,随时求学,应自负为民族复兴最强劲生力军。”
晚上,我们几个联大校友围着向喜平,看她录制的一段视频,镜头中,亦方师兄的妈妈、年届米寿的老人家缓缓道来:“人一出生,就像蜡烛一样,在点燃中耗尽生命。你们都是强壮的蜡烛,希望能发出更强的光亮来。”真好,强壮的蜡烛!
家的味道,在北大、清华是“点燃”,在南开是“自燃”……
家的味道,小处是“南开情”,大处一直都是“知中国,服务中国”的担当。
二、家国有难,挺身而出
越难越开。1937年9月,当南开大学在天津的所有家当被日寇炸毁后,张伯苓先生和南开学子以悲壮之心,率领师生积极参与到“长沙临时大学”(西南联大的前身)的组建中。此外,12个月后,他们在重庆建立了“南开中学”,恢复了“南开经济研究所”,还在四川自贡开创了“蜀光中学”,“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,而南开之精神,将因此挫折而愈奋励。” 张伯苓校长的铿锵之言至今犹在耳边。
心系苍生。当年,在“湘黔滇旅行团”3500里跋涉的征途中,面对迷茫的学子、荒蛮的边陲,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教授担起了管理重任。在这支300余人的步行团中,他既统筹财务,又协调三校师生,笑言:“腰缠万贯、行路千里”(下图合影中,右一为黄钰生教授)。在昆明的八年期间,西南联大最初的总务长换了好几任——人多钱少意见杂,实在难!最后无奈,联大教授们一再劝说、殷切期盼:“斯人不出,如苍生何”,终于请出了公正而果敢的郑天挺先生(下图)。于是,这位历史学者一边钻研学术、辅导研究生,一边殚精竭虑地管理校务,“维持全校,弥缝三校,以德称也。”郑天挺教授成为西南联大校园中最忙碌的一位先生,当之无愧的“北大舵手”。
公能载道。2024年,清华、北大和南开三校时隔80余年,能够再度联合,一百多人“重走西南联大路”,正是刘亦方学长辛劳奔走、“弥缝三校”,最终,形成了又一次历史性的突破。在西南联大中,一直流传着这句话,“清华智慧如云,北大宽容如海,南开坚定如山。的确,南开人秉承着“允公允能”的创新精神,突破了一段又一段艰难险阻。
三、家的味道,缘何纯正?
在南开,“家的味道”为何如此纯正且绵长?作为局外人,我斗胆揣测了三点:
其一,血脉。南开脱胎于“严氏家塾”,回顾一番南开的成长岁月——“严氏家塾”6年、学子六七人;南开中学15年,每年学子七十余人;随后,私立南开大学持续了27年,更是开枝散叶,南开中学、南开女中、南开小学……延续了近50年的私立学校体制,让两位创始人的“允公允能”精气神得以顺畅地传承下去。与此相比,北大的前身是“京师大学堂”,清华的前身乃“留美预备学堂”,因此,这两所学府从一开始就纠缠于新旧官僚、数任军阀、各个部门的争夺中,即便期间有若干位优秀的校长,也难以长期维系。
其二,气质。南开人做事“务实而灵活”,为人“温和而坚定”,这种气质孕育了持续创新的氛围,更是激发了强大的组织领导力。从张伯苓先生、梅贻琦先生在1915年10月创立“北京南开同学会”开始,到1993年7月注册为“南开学校北京校友会”,再到2021年刘亦方学长接任“第八届校友会”会长,并组建了校友会主席团。一次次创新的机制,使得家庭的温暖与组织的力量得以兼顾。南开北京校友会有71名理事、31个社团、13个专业委员会,2021-2025年共计1410场活动......联结着“大南开”在北京的6万名校友。从2024年三校“重走西南联大路”之后,“南开大家庭”中又融入了“西南联大”校友——“维三校,兄弟列。同艰难,共喜悦。”
其三,艺术。艺术,让灵魂在瞬间变得纯净而高雅,人在其间“思无邪”。好羡慕,南开的合唱团、舞蹈团和戏剧社,不仅历史悠久,而且生生不息。自从2024年“重走西南联大路”回来后,联大舞蹈队在韩霜师姐的带领下,越来越精进,在这次庆典中更是两次亮相、令人惊艳。
而南开的校友合唱团,我虽然只看过两次演出,但每一次都融化了心。一个个温馨的家庭、一位位纯净的“南二代”,不仅涌现出天籁般的艺术能量,更是一次次凝聚了南开家人们的心。
在这次庆典中的《大山》一曲,由南开校友合唱团与童声合唱团联袂演出,无论是服装、布景还是演唱水准,都具有“非遗艺术”的高水准!尤其当他们合唱“西南联大校歌”时,听得我泪水涟涟,几乎要站起身来与他们同声高歌。
“温暖我南开之家,合乐且孺,莫不静好。”
“巍巍我南开精神,美哉大仁,智勇纯真!”
曹宇红,北大校友,2025年10月13日黄昏,写于北京中关村
作者简介
曹宇红,心理资本专家、领导力教练。北大国际MBA职业发展导师,中科院心理研究所“管理者的心理资本”项目导师,中关村人才协会“心理资本委员会”首任主席。著有《领导者的冰山》《我自盛开》《创业经理人》《开启职场第二曲线》等作品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红藤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